1. 寵物大進擊
  2. 寵物趣聞
  3. 汪星人

「 天時、地利、人和 」= 養好龍魚

  • alphaP

  • 12-20

14747724983649.jpg



在開始養龍到現在,從一名 「 水手 」 到 「 比較會養龍 」,在不斷經驗積累中,也明白了許多,下文是通過搜集資料和本人的一下切實體會,整理出來,希望對朋友們有所幫助! (最終結論提前公布:一些看似簡單的細節,其實很重要,還是那句話:水質才是硬道理。)



天時篇



所謂天時就是指天文、氣象。

龍魚屬於一種較敏感的魚類,天氣、氣壓、氣溫、雨天、晴天,對於養龍都有影響,天氣的變化龍魚就會有第一反映。季節的變換如:黴雨季節、颱風季節、冷熱交換季節,這些天氣會伴隨低氣壓、溫度的急劇變化、水質呈現弱的表現,誘發龍魚生病,如通常見的水黴(身體有棉絮裝的細菌依附)、立鱗(鱗片豎立與魚體分離)、白點(細白點依附在魚體)、感冒拒食( 趴缸拒食 ) 等病態,尤其幼龍的抵抗力和應變適應能力較為差點。對策:在這些天氣所引起問題,是可以預防的,

1 是加強平時的護理。

2 在黴雨季節、颱風季節、冷熱交換季節的時候,保持室內通風,加入發熱棒保持水溫在 28 - 30 度,加大水的容氧性。

3 在發病時期一定將龍魚隔離,隔離的好處,治療會較快康復,不會傳染其他魚隻。

值得注意的是:發病時切忌加入消化細菌,隻會加劇傷口細菌感染,讓治療時間相持不下。

14747725094897.jpg


地利篇


地利就是養龍的環境,直接說就是養龍的硬體設置。 

養龍的硬體大家都十分熟悉,但我感覺不一定要價錢貴的硬體就是好東西,實用第一。養龍一定要有各寬大舒適的環境,也是長久的預算,因為小龍會不斷的長大,不可能總是換缸,是不實際的做法,可以採取不斷間隔的做法。龍缸設置不當會引起一些不當的機械病症:如掉眼、掉尾、駝背、低頭等等。舒適環境設置,個人認為養龍要寬大的缸,藍、黑背景裸缸,不建議底沙鋪缸,因為會匿藏有害物質,清洗麻煩。水中可設置一些水草有助於穩定龍魚的情緒,讓龍魚有安全感。龍缸切忌擺放在人來人往進出的位置這樣會驚嚇龍魚趴缸、亂串、跳缸。龍缸內不要擺放尖利的裝飾物,容易使龍魚劃傷。濾材中比較實用的是 A級的玻璃環、石英石、一般的白色濾棉、厚密藍、白色濾棉及藤棉。對於濾材選擇看法,是養一缸好水,養好一條龍魚的前提,隻有合理的選擇和配置濾材才能做到。養龍比較實用還是底過濾。過濾一般分為上部過濾和底部過濾,至於是那種過濾不重要,關鍵是缸的水體大小、魚隻的多少與濾材的搭配要形成合適的比例,當然有大的過濾是好事,但涉及到水流,有一個合適過濾就要一個合適的水流,隻有一個好的環境才能讓龍魚健康成長。

14747725098009.jpg


人和篇



所謂人和就是飼養者的心態和手法以及對龍魚的愛心、恆心、耐心,簡稱 「 養工 」 。

其實飼養一條龍魚並不困難,龍魚是一種適應力較強,十分好飼養的魚類。首先要對龍魚這種動物儘可能的去了解,了解得越清楚越好,並不隻停留在以往書本上的知識,書面上的知識隻是極為表面的東西,隻有通過實踐中累積經驗才是真實的。飼養的水質一定要處理過才能養龍。在這裡要提的一點就是所謂的24 小時滴漏過濾不值得提倡(感覺有點浪費),除非 24 小時滴漏過濾的水源經過 OR 過濾桶或水池困水才能使用。

其實養一條龍魚並不難,關鍵就在平時的愛心管理,許多朋友付出了愛心,但得不到滿意的回報,其實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特別新手就是過於神經敏感、緊張,缺乏冷靜的思考,如一條小龍魚買回來的時候,總是怕它吃不飽,一天喂它四、五頓,我們是在養龍而不是在「 養豬 」 ,往往導致龍魚在 20 多厘米的時候就換上厭食症,長久厭食就容易導致 「 老頭龍 」,(另一個極端就是龍魚猛吃導致肥豬龍的產生,如加上環境不注意脂肪積累讓掉眼的癥狀出現)加上整天的餵食也拉的多,剛開始過濾感覺還可以,但久而久之NO2 、 NO3 的沉積,引致其他魚病發生,你說龍在這樣 「 糞缸 」,和這樣飼養者的飼養心態,這樣龍魚會美嗎!所以有時間想想如何加強日常維護和改善龍魚缸的過濾還比較實際,再好的過濾沒有好的飼養心態及有頻率的日常維護,養好龍魚就是一句空話。

不把龍魚當 「 物 」而是當朋友來看,在養的過程中與他不斷的溝通,從正面、側面,由表至里的關心、了解我的朋友夥伴,因為每條龍魚都有他的性格,因為他是有靈性的。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