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寵物大進擊
  2. 寵物趣聞
  3. 汪星人

【水質保持】走出水清與硝化細菌的誤區,你中招了嗎

  • alphaP

  • 11-29

14759899672644.jpg


養魚是一門科學。隨著科學養魚理念的普及,人們對魚缸生態系統、生化過濾、生物濾材、硝化菌等越來越重視,都在努力的為魚兒營造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使其能把最美麗的一面展現給我們。但是在論壇待久了,發現很多魚友對硝化菌的認識存在誤區,我給大家舉兩個例子:

例一:為什麼我清洗濾材后水就變混了?
答:清洗濾材后硝化系統受到破壞,硝化菌大量死亡,所以水會變混。
例二:為什麼我開缸后水一直比較混濁不清呢?
答:這是因為硝化系統還不健全,硝化菌的數量比較少,所以水不清,等硝化系統健全后水自然就清澈了。
以上的兩個案例都是在講水的澄清度與硝化系統(硝化菌)的關係,如果您認為以上的回答都是正確的話,那麼請一定把這篇文章讀完,因為這兩個答案都是錯誤的。
其實應該很少有人能說清楚什麼是硝化系統,因為在百度上都查不到硝化系統的定義,所以這個概念比較模糊,因此也就有了很多對硝化系統的錯誤認識,那麼硝化系統應該怎麼定義、硝化系統的組成和作用是什麼?我先講一下這個問題。


硝化系統的定義
     先看一下我給硝化系統的定義:以生物濾材做為載體培養硝化菌的水循環過濾系統叫做硝化系統。從這個定義可以看出硝化系統是由水泵、生物濾材和硝化菌這三大要素構成。其實硝化系統就是一個培養硝化菌的平台,生物濾材給硝化菌提供了棲息繁殖的場所,水循環系統為硝化菌帶來了氧氣和食物(氨和亞硝酸鹽),這就是硝化系統,它的最終目的是培養硝化菌來清除水中的毒素。
     理解了什麼是硝化系統,再來看一下它和水的澄清度的關係。大家都知道硝化系統(硝化菌)的功能是凈水,但是很多人都錯誤的理解了凈水的含義,把凈水理解成了清水,總是把水的清澈與否和硝化系統(硝化菌)掛鉤,所以就有了上面的這兩個錯誤答案。
     硝化菌的作用是去除水中的毒素(氨和亞硝酸鹽)起到凈化水質的作用,而不是清潔水體。如果氨和亞硝酸鹽的存在會引起水混濁,硝化菌將它們去除后水就會變的清澈,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硝化系統(硝化菌)就具有清水功能,但會是這樣嗎?
     學過初中化學的人都知道氨和亞硝酸鹽是無機物,它們的存在並不改變水的澄清度,就像鹽撒進水裡不會使水變混一個道理。水絕不會因為有了氨和亞硝酸鹽的存在而變的混濁,也不會隨著氨和亞硝酸鹽的去除而變的清澈。因此,硝化系統(硝化菌)和水的清澈混濁沒有關係。
     上面這段話一定會對不少魚友的知識體系造成衝擊,我經歷過很多次這樣的辯論,當我提出硝化菌和水的清澈混濁沒有關係的理論時,很多人一開始是堅決不認同的,但是經過細緻的討論,絕大多數魚友都會認同這個觀點。其實要說清楚水清與硝化菌的關係不是那麼容易的,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下面我會充分的論證我的觀點。


魚缸水為什麼會渾濁?
     我們魚缸的水為什麼會混濁,這個問題在「生物性混濁的危害及控制」這篇文章里已經充分的論述過了。生物性渾濁是魚缸水渾濁的最主要形式,表現為水混沌不清、霧朦朦的,其實這是一個物理現象,叫做「丁達爾效應」。細菌很小我們肉眼是看不到的,但是當它大量繁殖的時候,就會產生乳光,改變水的折光率,使光發生散射,造成水的澄明度下降,我們看到水的白濁就是細菌大量繁殖后改變了光的反射造成的結果。
     魚便殘餌等過多的有機物會引發異營菌的大量繁殖,從而產生「丁達爾效應」造成生物性渾濁。要想控制這種生物性混濁有兩條途經:
1、殺滅過度繁殖的異營菌;
2、清除過多的有機物。
那麼我們再來看一下硝化系統(硝化菌)具有這樣的功能嗎:

1、硝化系統(硝化菌)能殺菌嗎?
答案是絕無可能。硝化系統是用來培養硝化菌的,硝化菌分解的是毒素,毒素是異營菌的代謝產物,通俗的說就是異營菌的糞便,硝化菌分解的是異營菌的糞便而不是異營菌本身,所以不會對異營菌造成任何威脅,沒有殺菌功能。可能有人會問硝化系統會不會除了培養硝化菌之外還能培養一些能殺菌的細菌呢?答案也是否定的。因為我是學微生物的,我知道自然界中存在一些原生生物以細菌為食比如噬菌體,還有很多細菌會分泌抗生素、溶菌酶來抑止其他細菌的生長,但是它們和硝化系統沒有關係,它們不需要依附於生物濾材來生長繁殖,也不需要水循環系統,也不是硝化系統培養出來的,所以和硝化系統沒有任何關係。

2、硝化系統(硝化菌)能清除有機物嗎?
答案是根本不可能。硝化菌不能分解有機物這是常識,有機物是硝化菌的天敵,被有機物侵佔的濾材硝化菌就無法在上面生長繁殖,因此有機物可以消滅硝化菌讓它無處棲身,清除有機物是異營菌的工作,硝化菌幹不了這粗活。
從上面的分析應該可以看出硝化系統(硝化菌)與水的澄清度沒有關係。為了更加說明問題,我再舉三個實例:

實例一:
我在外資葯企工作,早年我在廠里微生物實驗室做檢驗的時候,經常有這樣的情況:一隻染菌變渾濁的液體培養基試管,放置一段時間後會變的很清澈,為什麼?
大家看在這個案例里液體培養基本身營養豐富,如果接種上異營菌后就會大量繁殖,所以就變渾濁了。為什麼又會變清澈呢?是因為異營菌大量繁殖后耗盡了試管內所有的資源,最後養分耗盡了,異營菌就開始大量的死亡,所以液體培養基就開始變的澄清了。這個案例里沒有硝化系統(硝化菌),液體培養基變混和最後的澄清與硝化系統(硝化菌)沒有一點關係,其實這和我們魚缸里的情況是一樣的,在魚缸里有沒有硝化系統(硝化菌)都與水的澄清度沒有關係。
實例二:
我在一個著名水族論壇看到一個「高手」介紹自己如何快速培養硝化菌的經驗,他的方法是直接在魚缸里漂洗濾棉,這時候魚缸的水會變的極度混濁,但是經過一夜的時間就會變的清澈無比,而且屢試不爽。他認為水由混濁變清澈說明硝化系統(硝化菌)健全了,在魚缸里漂洗濾棉是為了給硝化菌提供大量的食物,促使硝化系統快速建立。
看到這個案例的時候把我「雷」到了。先不去評判這位「高手」無知的理論,我們先看看他說的這個現象是否會存在,極度混濁的水一夜之間會變的清澈無比,這樣可能嗎?答案是完全可能。去百度一下就知道了這種水叫回清水、又叫咬清水,是因為水中微生物含量太多,將水族箱里的各種養分消耗殆盡,造成嗜氧性細菌的死亡,隨著細菌數量的減少,水會越變越清澈。在這個案例里水的混濁是因為突然加入了大量有機物(魚便)造成的,水的清澈是因為菌體死亡的結果,與硝化系統(硝化菌)還是沒有任何關係。

實例三:
殺菌可以清水,凡是用過uv燈的朋友都應該都有這方面的體驗。在暴菌期水質渾濁的情況下或者是綠水期綠藻爆發的情況下,只要開一段時間的uv燈水質就會變得清澈。這充分說明了水質渾濁是由於水裡細菌過多造成的,我們把這種現象叫做「暴菌渾水」,而水質清澈是因為殺掉了這些細菌,這裡面與硝化菌沒有任何關係,所以說水質的渾濁與清澈都與硝化菌無關。

總結
通過上面的理論分析和實例操作,我們得出的結論是水的澄清度與硝化系統(硝化菌)沒有任何關係。希望有更多的魚友能走出水清與硝化系統(硝化菌)有關的誤區,使養魚更加科學。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